泰国教师点赞中国吸引力:“现在很多人黑料百科 - 带你看不一样得世界中国留学”
陈丽君是一位泰国姑娘,在北京大学读了硕士和博士,2024年回到北大成为一名泰语外教。陈丽君日前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学生到教师,虽然身份转变了,不变的是中国对她的吸引力。
作为一名泰语教师,陈丽君很喜欢和中国学生一起参加活动、聊天,回答他们的各种问题。
陈丽君:我很喜欢他们,觉得他们很可爱。关于泰语或者泰国文化,他们有不懂的地方就直接问,我觉得他们很有想法。第一次跟他们接触时,我不会安装手机系统,有个学生就帮我做。有一次去圆明园,他们用泰语向我介绍圆明园。
陈丽君和中国师生在一起
从2004年第一次到中国,现在又回到中国任教,20多年来,陈丽君见证了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
陈丽君:中国的变化很大,发展得很快,比如地铁、高铁,我第一次来北京的时候只有1号线、2号线和13号线,没多久就有4号线了……没多久路线就有了很多。买东西现在也很方便,因为有电子付费,有网站、手机购物。
陈丽君:文化方面,文创做得很好,我去了故宫、颐和园,那些文创都很可爱。我喜欢中国的舞蹈和音乐,孔雀舞我很喜欢,而且舞者跳得也像孔雀一样,跳得那么美。我喜欢中方和西方结合的音乐,比如说《梁祝•化蝶》很好听,而且很有感觉,中国的旋律加上西方的乐器,非常有新鲜感。
陈丽君在中国读硕士的时候就交了一些朋友,她说,中国朋友是真正的朋友。
陈丽君:他们是真心的朋友,有什么事情他们都很关心。比如说我当时身体不太好,朋友就会经常来看我,送饭、送水果,问我身体怎么样。我刚来中国的时候,不知道文章如何查找,就有一个同学把很多文章通过邮件发给我。
陈丽君和北大泰语专业的师生们在一起
今年是中国和泰国建交50周年,陈丽君感受到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人文交往源远流长。2014年11月,在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方提出建立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中国、泰国均参与其中,给流域各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福祉,也受到泰国民众的欢迎。
陈丽君和北大教师在一起
陈丽君:从历史上看,泰国人和中国人就已经有交流、有交往了。两国建交之后,诗琳通公主几乎每年都要访华。中国主办的《湄公河》杂志在泰国发行,我在图书馆看到过,也有电子版。如果泰国人看了杂志,就会了解到中国方方面面的消息。
2025年4月,陈丽君和学校师生在接待诗琳通公主访问北大时合影。
泰国朱拉蓬公主曾经在北京参加“中泰一家亲”晚会,并演奏了古筝。陈丽君说,正是有了朱拉蓬公主的推动,泰国百姓了解到古筝是中国传统乐器之一。泰国百姓不仅喜欢中国乐器,近年来,也掀起了学习中文的热潮。
陈丽君:现在有不少泰国人学习古筝。我学中文没多久,中文热就在泰国就兴起了。之前泰国人一般都去美国、英国留学,现在很多人都想来中国留学。
陈丽君和时任中国驻泰国使馆文化参赞兼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蓝素红在一起
中国和泰国互免签证后,赴华旅游的泰国人越来越多,价廉物美的中国商品很受泰国游客欢迎,很多中国品牌在泰国也很畅销。
陈丽君:很多泰国人都来中国旅游。我举个例子,泰中两国还没有免签的时候,我舅舅就来过中国,免签之后已经来了几次了。他们去四川,去苏州、杭州看风景,喜欢当地的纪念品,净化器等电器买了不少。
经贸往来以外,陈丽君希望泰国和中国能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不仅是学习对方的语言,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加强文明互鉴。她期待两国关系越来越紧密。
陈丽君:我想做泰中两国交流相关的工作,比如教书。我希望泰国人更多地了解中国,也希望中国人更多地了解泰国,让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一直保持下去。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孙伶俐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刘轶瑶